這是我的生日禮物,夠另類吧
話說熱愛烘焙的我,早早指定要一座麵包窯當成今年的生日禮物
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去上一堂中式麵點課,卻給了我當頭棒喝
原來中式米食還是較適合中國人的胃,蒸食方式比高溫烘焙來得健康
蝸居山中,不就是想過著簡單又悠閒的慢活人生,農業社會的作習
才是我響往規畫中的退休生活,再加上前一陣子迷上了傳統米食
既然有了磨米機,那麼一口燒柴大灶才是絕配,而親愛的老爺也慷慨的應允了
機緣使然,麵包窯和我擦身而過,傳統大灶即將進駐,我的人生又將邁入另一個新的旅程
有了計畫少不得要找個執行者,這做灶可不是人人會做的
問了好多泥做師傅卻沒人會做,好怕計畫生變,但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閒聊中得知朋友的姊夫,四十年前可是個做灶高手,當年和他叔叔聯手
一天就可做好一口灶,不做土水師改行做生意,也退休好多年
聽說我想做灶,他慨然答應,並慎重的擇了個良辰吉日
(農曆11月9日午時)說這時辰和我很合,這天做灶再好不過
放下第一塊磚,也是我夢想的起點
我要求一大一小,大的放大鼎,小的放生鍋
師傅建議空間要充份利用,在兩口灶中間設置一個堆柴區
堆柴區懸空,用兩根木頭當模
用磚頭頂著
這爐門放置的角度是門學問,不能直挺挺的立著,用久了變鬆會扣不牢
所以要往後仰一點點
這灶腹大小高低和燒柴多少有很大關係,鍋底離柴火愈近愈省柴火
這爐止(擋灰的鐵條),是撿人家舊灶丟棄的,想說總有用上的一天
果然,養兵千日,總算派上用場
煙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出口要前小後大,煙才排得出去
師傅要求灶面磁磚一定要貼紅色的才有古早味,可找遍了建材行
只能找到貼外牆用的磚紅色的二丁掛,師傅嫌太小,貼上去接縫多
很難清洗的,為了這磁磚到處碰壁,說是現在的磁磚顏色偏淡
要找深色的很難,最後找到一家建材行有庫存的石英磚
師傅覺得還不錯,這才定了案
最後收尾工作,把灶上放鼎的鐵圈安放
灶腹修飾抹平
拿出古董炊具,方型蒸籠和生鍋往上一擺,是不是很有古早味呀
看看我那磚造煙囪,今年的聖誕老公公可以從這煙囪送禮物下來唷
呵呵,我會不會太幸福了,總能心想事成~
謝謝我親愛的老公,再一次滿足我的想望,以後我們可以在石頭屋的廚房
升火燒開水,還可以邊煮飯邊夯蕃薯,廚房暖烘烘的,心也一樣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