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仔粿一直是我想要挑戰的品項 但是沒處理過鼠麴草 不知道如何下手
如果用糯米粉做 就可以直接把鼠麴草加水用果汁機打 用打好的汁液來調粉就可
但是我是用純糯米下去磨的 還得把水份壓乾 所以這種處理方式是行不通的
不斷的請教前輩 終於要開始動手了
首先把乾的鼠麴洗乾淨 放入水中熬煮 煮到用手掐會爛的程度 拿出擰乾水份
用刀背捶打 再切成小段
餡料的部份這次加了豬肉 香菇 蝦米 芋頭 菜脯米
調味料只有鹽和白胡椒粉
這次試了二種配方 一種是全糯米 另一種則是70%的糯米加30%的蓬萊米
要試試看那種比例做出來的皮比較好吃
米磨好壓乾加入鼠麴草和35%的糖和少許沙拉油和二小塊粄母
包的時候手要抹油 不然黏到不行 皮3兩餡2.5兩 皮薄餡多超難包
用灶火蒸 水開後蒸15分 開蓋降溫 再續蒸20分 全程用中小火蒸35~40分鐘
蒸好的草仔粿還蠻挺的 原以為蒸後會攤平說 還好很成功
包草仔粿一向用的是鼠麴草 它有特殊的香氣 也可增加粿的Q勁
我們山上的人也會採些袋仔葉(青苧麻)來用 它在鄉間是很普遍的野草 取得容易
但它沒有什麼香氣 一些商業販售的草仔粿大半用的是這種
還有就是艾草 艾草也有香氣 也有著養生的功效 等找不到鼠麴的時候再來用艾草
墊粿用的材料大半都是山上隨手可得的 像這種我們叫龍船葉的 葉片大
用來墊粿最適合 不然就是用山蕉葉 聽說山蕉葉較柔軟 洗淨川燙就可使用
我用過芭蕉葉 感覺也還可以
古早味就是要用柴燒才有那味道 而且還很省能源
幾截木頭就可把粿給蒸熟了